笔趣阁>军事历史>挽明>第761章 海外起波澜三

郑军山西之败的消息传回升龙府时,作为大明驻越大使的林岳山也是有些难以置信的。毕竟全副武装的郑军去攻打一群一个多月前还在田里务农的泥腿子,在他看来怎么也不可能输的这么难看。

这一战的失败不仅给阮氏兄弟的叛军送去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不说,更是极大的打击了郑氏的威望,令升龙城外的地方豪强们进一步站在了中立的立场上,准备观望风向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听从郑氏的命令了。

大明驻升龙府的使馆位于升龙府东南角一处名为七亩湖畔的边上,在使馆边上还有数条华商居住的街坊,因此这里又被称之为中华坊。位于气候湿润的红河三角洲上的升龙府,城内外遍布着大量的湖泊,城中虽然以还剑湖最为着名,但这处七亩湖周边也同样是绿树环绕,宛如一颗绿的发亮的宝石,景色甚为秀丽。

林岳山便是看上了这里的景致,才将使馆建在了湖泊的西面,而随着使馆在此地的建设,华商和华人也渐渐聚集了过来,短短数年内这里便形成了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城中之城。而华商的不断涌入,也使得这处原本大半是稻田菜地的城中荒地渐渐形成为了城市东南角的商业中心,由过去的幽静变成了今日的喧嚣之地。

虽然这种变化有违林岳山当初在此地选址的用意,但是华人势力在升龙府内的扩展,对于他这个驻越大使来说却是很好的政绩,对此他也只能采取乐见其成的态度。

现在更因为山西之败的缘故,林岳山也暂时失去了是否要对使馆周边商铺进行行业限制的念头,而把使馆属员同升龙府华商商会成员召来开会,一起商议如何应对山西之败后的局势了。

这场会议讨论的重点,其实是评价郑氏还有没有继续扶持的价值。毕竟在大明的手中,现在可不止郑氏一张牌,升龙府内有黎氏王族,升龙府外有宣光武氏、高平莫氏、广南阮氏,说的再透彻一些,山西阮氏兄弟也未尝不可考虑。

总理衙门委派的林岳山并不是科举仕途出身的酸秀才,而升龙府内的华商们更不是什么有政治操守的士大夫,他们考虑事情的首要标准不是要维护大明宗主国的体面,而是这对大明究竟有没有利益。

因此,如果郑氏已经被越南上下所背弃了,他们自然不会出于什么道义上的操守,非要拿真金白银出来支持郑氏政权继续维持下去。如果有人能够做到郑氏为大明所做的一切,他们并不介意换个人来当越南的家。

对于商人来说,这就好比干买卖赔钱了,那就换个掌柜试试,没必要死保着一个不赚钱的掌柜拖累自家的生意。

但是这次会议的讨论,就和窗外连绵不绝的大雨一般,始终讨论不出一个结果来。高平莫氏是第一个出局的势力,莫氏本身就不属于后黎朝的正经势力,严格来说双方属于敌对关系,支持莫氏有可能引起越南南北双方势力的共同反对。

至于宣光武氏,虽然现在看起来对于大明恭顺无比,但是武氏一直以来的势力都没有出过宣光,让他来替代郑氏,恐怕很难让越南北部各地豪强俯首听命。

广南阮氏更是不用考虑了,不是阮氏不好,而是阮氏太好了。以阮氏一族的才能,一旦让他们入主升龙府,越南南北统一恐怕就再也难以阻止了。一个统一的越南还会像如今这样对大明俯首帖耳吗?在越南待了这么久的林岳山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凶险的。

于是最好的选择反而是山西的阮氏兄弟叛军,这只叛军现在深得各地乱民的崇仰,却又同各地的割据势力格格不入,即便支持他们进入升龙府,他们也需要大明的支持才能建立起对于北越的统治权力,这当中自然就有了许多大明插手越南地方事务的机会。

至于黎氏王族,包括大明的各方势力都希望这个家族继续保持现在神主牌的作用,用以凝聚越南百姓的人心,但是不要插手越南实际的政务。

虽然大家研究出了一个最为适合的结论,但他们很快就发觉这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根据同阮氏兄弟接触的商人陈上久说,“…阮氏兄弟恐怕不是那种稍稍给些甜头就能满足的乡间愚人,因为他们占据了山西和北宁之后就扣下了原本出口我国的粮食、铁矿石等物资,只准许出售生丝和瓷器等手工业品,而且还上调了这些出口商品的税收。

我曾经拿着庸宪条约去同他们进行交涉,但是阮富平却拒绝承认这份条约,他表示郑氏逆贼所签订的一切卖国条约,他们都是不会认可的。而且大明商人进入越南经商应当遵循越南的法律而不是大明的律法,虽然他们依旧会承认越南同大明之间的宗藩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不应该存在一方欺压另一方的行为,否则他们虽然弱小,也要继续抵抗到底…”

听完了陈上川的说法,在场的众人都显得很是无语。若是在过去,阮富平的说法他们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在他们投资了这么金钱在越南的产业上之后,他们自然希望能够让自己的财富变得更为安全一些。

这些年来凭借着大明同越南签署的庸宪条约,这些商人们还是享受了颇多的好处的,现在让他们放弃这些好处回到过去任越南官员任意宰割的状态,这显然是难以让他们忍受的条件。

许久之后,一名商人不由打破了沉默,咬牙切齿的说道:“如果阮氏兄弟抱着这样的看法,恐怕我们是不能与之合作的。我建议,应该停下


状态提示:第761章 海外起波澜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