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群芳寻踪>第一百零七章:排除漏网之鱼
>

到了小平津大营,金良汇集屯长以上的军官议事,给他们宣读了何太后的真正诏书。跟他们讲明利害。命他们随同金良一起护驾前往荆州。黄忠早有预计。并不反对。夏牟和冯芳对视了一眼,都点了点头,他们不是笨蛋,看得出自己若是留在洛阳城里早晚会被董卓或袁绍生吞活剥,还是跟着金良去护驾有前途。

有一个军侯当时就跳起来大叫道:“太后移驾可曾知会袁太傅和袁司隶?!”

金良定睛一看,原来自己百密一疏,忘了把屯长以上的中高级军官给淘汰一遍了,竟然将这个袁氏故吏韩馥的堂弟韩郁给忘了。

金良不露声色地诈道:“已经知会了袁隗和袁绍大人。袁家叔侄赤胆忠心,愿意留在洛阳对抗董卓逆贼!”

韩郁比他哥哥还要蠢,根本看不清形势,又厉声大叫道:“金良,你在说谎,我昨日刚去见过袁司隶,袁大人根本没跟我讲过,你在矫诏!”

金良冷哼一声:“是不是在矫诏,你等下就知道了。”

金良话音刚落,就从帐外虎贲军运送兵器盔甲的马车上走下来四个人。那四个人在羽林军护卫下,迈步进了金良的中军帐。

众人定睛一看。为首的一个美艳端庄年近三旬的妇人便是当今皇太后何莲,紧随其后的是少帝刘辩,后面跟着两位绝色少女,一位是少帝的皇后唐妃唐月,一位是刘辩的姐姐万年公主刘华。

至于那个陈留王刘协,则被金良有意无意地落在了皇宫。此时正是军中议事,众将都没有身披甲胄,跪拜之礼并不费劲。

金良便抢先行礼道:“末将参见太后,皇上,皇后,公主,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将连忙跟随金良身后,跪下叩首:“太后万岁万万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东汉时期应该是没有万岁千岁之类的称呼,何太后回顾少帝刘辩:“本宫同你讲过了吧,金爱卿是天纵英才,每天都有新花样,陛下要多跟着他学学,能长进不少,像这个万岁千岁,就是祝福咱们活个万岁千岁,听起来真是悦耳。”

刘辩点头称是,何太后便回头举手上扬道:“众卿平身!”

众将陆续起身,站立两旁,等待何太后的金口玉言。

何太后面色凄婉,语带哀声道:“本宫见西凉董卓领十余万虎狼之师,野心勃勃来势汹汹,诚恐洛阳城不可守,皇室遭难,决意移驾襄阳,本宫曾暗示袁太傅等世家大臣,让他们随本宫一起撤出洛阳城,怎奈太傅大人想董卓乃他袁氏故吏,不会为难于他,便不愿随同本宫撤离,本宫无奈,只好先行移驾去襄阳。董贼猖獗,汉室倾危,诸位将官皆是大汉忠勇之士,可愿护卫本宫与天子移驾襄阳?”

金良又领着诸将官拜服在地:“末将愿护卫太后天子圣驾!”

唯有那个军侯韩郁扯着脖子吼道:“末将不愿意!末将愿跟随袁太傅一起镇守洛阳城,以保汉室宗庙不受董贼凌辱!”

这家伙看似粗莽,最后面那一句却也包藏祸心,言下之意便是你何太后和少帝刘辩竟然弃刘汉宗庙不顾而远遁襄阳,如此行径怎能让天下人信服。

何太后早先已经和金良商议过这个问题,被韩郁这样变相责问,并不慌张,慢条斯理地说道:“《礼记》有云,‘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然则此一时彼一时,现今董贼猖獗,包藏祸心,图谋不轨,本宫与天子若留在京师,必被董贼所害,董贼势大,不得不退避三舍,前去襄阳,然后召集天下诸侯共讨之,到时还复旧都,岂不胜过因一时血勇而死社稷?!袁隗身为太傅,袁家深受汉室厚恩,死宗庙乃忠义之本,本宫当全其节!”

金良在前天晚上,曾假托所谓天帝汉灵帝的口吻,给何太后讲过她和天子刘辩留在京师的可悲下场,何太后听到自己会被李儒推下楼摔死,少帝刘辩会被鸠杀,唐妃会被武士绞死,惊吓得面如土灰。遂再也不怀疑金良劝她撤离洛阳移驾襄阳的用心。何太后也从金良口中知道袁隗将来会被董卓全家抄斩的下场。心头快意的很。不禁在言语里也露出几分讥诮。

韩郁和他兄长韩馥均是袁家故吏,对袁家忠心耿耿,眼里那里有什么皇太后,听何太后这么一说,便怒喝一声:“太后愿去襄阳那就去吧,恕我韩郁不能奉陪!”

说着就准备走出营帐,却被金良拦下,韩郁怒目相向。金良却笑着对其他将领说道:“诸位,有那个同韩军侯一样的想法,不想护驾不想去襄阳,想要留在洛阳的,请出此门,我金良决不勉强!”

有两个曲军侯和五个屯长站起身,犹豫了一下,见金良笑容满面的,不像有什么杀机,便尾随韩郁走出军帐。

金良看了那几个人。都是自己屡次整编后的落网之鱼,原本看不出他们跟袁氏有瓜葛。今天这一试,便全部试了出来,便对郭嘉使了一下眼色,郭嘉走出军帐,对守在帐外的曹性耳语几句。

韩郁为首的八个人刚走出几步,就被曹性的鸣镝营团团围住。

韩郁恼羞成怒道:“你们金将军刚才不是说过了吗,绝不勉强我们!”

就在这时,羽林中郎将黄忠张弓搭箭,那箭镞甚是奇怪,由镞锋和镞铤组成,缝补一面中起脊以免弧内凹,镞铤横截面呈圆形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七章:排除漏网之鱼--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