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宋有毒>800 大迁徙
洪涛不打算让他懂,但必要的提醒得有。舆论这个东西把控起来很需要技巧,朝廷有天生的优势。

信任政府是中国人骨子里带的基因,从古至今也从未改变过,以后王二和许东来的日子就不好过喽,逼急了朝廷还会动用行政手段打压那些不太中听的舆论。

这一点从朝廷近期任命的官员名单上就能看出来,更偏向于保守的理家学派。有这些人在朝中干预,大宋朝廷也会越来越保守、封闭,容不得有太多思想的存在。

要说这个结果也得怪洪涛,他要是不和齐王一唱一和的苦苦相逼,赵颢也不会走这种极端,因为它有悖与士大夫同治的建国理念,会引起朝廷的分裂。

“影响力再大也不如爹爹的大桥,这可是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好处,谁将来走在桥上不念爹爹的好,咱就把他扔下去!”

王七还是没听懂,在他看来不管啥报纸,也不管文章做得多好,都顶不上一座跨江大桥实用。而他就是这座大桥的建造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你二姐、十姐她们的船这几日就要到了,一定要留意周围的闲人。朝廷表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官府和皇城司盯得很紧。”

这个话题可以略过了,洪涛也不是来和王七聊舆论把控问题的。促进社又要开大会了,但人员往来是个大问题。

目前还不能让朝廷掌握谁是自己的亲信,怎么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负责人秘密抵达会场呢?王七的建筑工地就是最好的掩护。他这里不光总有运人运料的船只进出,整个工地还是封闭的,合情合理的闲人免进。

促进社的负责人只需要抵达工地,通过暗道就能进入长江学院,会场就是那座钟楼。在这方面洪涛也是行家,没当过地下党,可地下党的电影电视没少看,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


状态提示:800 大迁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